美安臺灣公司是什麼樣的公司
美安臺灣公司是美安公司 (Market America Inc.) 在台灣的公司。2005 年才進入市場的美安臺灣公司,將吸取美國、加拿大與澳洲的成功經驗,仿傚相同的經營理念與業務手法,來改變買賣交易的方式。
美安公司1992 年成立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格林斯堡市 (Greensboro, North Carolina),是一家國際產品經紀與網際網路行銷公司,專門從事 一對一行銷 與 客戶需求化服務。 美安臺灣公司主要是將產品零售給終端消費者,且對於已確立的政策與程序,懷抱強烈負責的職業道德,此種作法勢必會改變國內對直銷業的觀感。美安臺灣公司將不斷推出以市場為導向的優質產品,並有效運用獨立經銷商網路,來推動業績成長。透過此種創新且經實證的作法,美安臺灣公司將可為成功設立新的產業標準。
美安臺灣公司的 超連鎖®事業發展系統 擁有所有連鎖加盟的優勢,如不斷增長的知名度、最先進的管理系統、推銷規劃與行銷工具,但卻完全不用加盟金與權利金,也沒有地理限制。會員可以先兼職從事超連鎖業務,幾乎沒有風險,創業費用極低。每位超連鎖店主可組織一群顧客經理,由他們建立顧客關係並收集產品偏好資料,同時提供服務給其 優惠顧客。 本公司所收集的資料,能夠精確指出顧客想要的產品,並以獨一無二的客戶需求化服務方式,為顧客提供所需產品。美安臺灣公司不負責製造這些產品,但將找出專門製造顧客所需產品的製造商,以儘可能提供最優質的產品。
*資料摘錄自1997 年 2 月份《哈佛商業評論》(Harvard Business Review) 裡,詹姆
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
OPC是什麼
OPC是什麼
近幾年來,隨著生活品質的提昇,民眾也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,常會購買各式營養補充品作為預防保健之用,從早年的維他命C、E,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紅葡萄籽萃取物,幾乎清一色都是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做為產品的訴求。維他命C、E抗氧化的成分早在很多研究報告裡面都提出證明過了,但是紅葡萄籽卻一直給人一個模糊的印象,很少有人知道紅葡萄籽抗氧化的功效是來自於什麼成份,而這個可以抗氧化的成分,就是所謂的OPC
身為一個聰明的現代人,你不能不知道什麼是OPC。
OPC的全名是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,是一種由flavan-3-o1分子所組成的化合物,由2或3個flavan-3-o1互相結合而成。單一的flavan-3-o1稱為「單量素」(monomer),亦稱為兒茶素(catechin)。2個flavan3-o1組成一個「雙量素」(dimmer),3個flavan-3-o1組成一個「三量素」(trimer)。單量素是OPC的先驅物,它們本身不太具生物活性,當它們結合成雙量素或三量素時變成已知的「微量素」(oligomers),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。四個或更多數量的flavan-3-o1結合成為單寧(tannins),此物質並不知其健康效益。”Proanthocyanidins”指示出OPC是無色的,它因透過酵素的過程而顯示出顏色(紅色或藍色)。
OPC是在大多數水果和蔬菜中可發現的一種天然的健康輔助物質,它被歸屬於植物中的抗氧化族群,多酚類(polyphenols)。這些複合物有些具生物活性,而很多是沒有活性的。在多酚類中,發現有類黃鹼素(flavonoids)及flavanols,這也是有關OPC的實質性質產生混淆之處,OPC一直被誤為類黃鹼素或類生物黃鹼素(bioflavonoids)。雖然類黃鹼素和flavanol化學結構類似(a flavonoids),但實際上是全然不同的。很多類黃鹼素不具活性,而OPC具百分之百的生物藥效應(bioavailable)和活性。有些類黃鹼素(flavonoids)具有毒性,OPC則是無毒的。OPC是無色的,而類黃鹼素(flavonoids)呈黃色;類黃鹼素不會與蛋白質凝結,OPC對蛋白質具親和力,特別是膠原質。這種親和力說明了很多OPC對健康的特殊價值。因此,OPC並非類生物黃鹼素或類黃鹼素,它是相當特別的一種flavanol。
很多人都知道每天喝一點紅酒還有服用維他命C、E有益身體健康,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。我們的身體在自然運作之下需要利用氧氣來幫助代謝,但是在氧氣利用的過程當中,每天約有2%的氧氣會轉變成帶負電的活性氧(O2-),這種型態的氧就是所謂的自由基。自由基會破壞身體的組織,造成各種器官功能喪失、老化,而紅酒和維他命C、E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富含抗氧化劑,這些抗氧化劑犧牲自己去跟體內的自由基結合,使體內細胞組織免於被自由基攻擊。
OPC可以從紅葡萄籽、松樹皮、花生皮以及多種水果當中萃取出來,是一種抗氧化劑,而且是目前已知營養補充品當中,抗氧化能力最強的,並擁有美國抗氧化360號專利,它的抗氧化能力是維他命C的20倍,維他命E的50倍,不僅如此,OPC還可以幫助維他命C、E發揮最大的抗氧化功效。
對於不能喝酒的人,補充OPC可以讓你獲得跟飲用紅酒同樣的功效,甚至效果更棒。另一方面,為什麼新鮮水果的功效會比精製過的維他命C更好,因為水果當中也含有OPC這種物質,可以幫助維他命C在人體內吸收利用,如果你已經有服用維他命C、E的習慣,那你更應該同時補充OPC。
OPC的功效
1.增強免疫系統
2.抵抗自由基
3.幫助維他命C、E的吸收利用
4.增強夜視力及保護眼睛
5.調節控制神經傳導物質的酵素
6.抗發炎
7.抗組織胺
8.抗癌
9.改善精液結構,增加生育率
10.促進血管、皮膚健康
11.改善過動症、注意力不集中
12.增進循環系統
13.降低LDL膽固醇
14.減少紫外線的傷害
15.強化膠原蛋白
16.保護心臟
17.改善退化性老年癡呆症(可通過血腦屏障,故可以保護腦細胞)
18.改善靜脈曲張及水腫
19.減少行經前症狀
20.阻礙黑色素形成,有美白效果
近幾年來,隨著生活品質的提昇,民眾也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,常會購買各式營養補充品作為預防保健之用,從早年的維他命C、E,到最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紅葡萄籽萃取物,幾乎清一色都是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做為產品的訴求。維他命C、E抗氧化的成分早在很多研究報告裡面都提出證明過了,但是紅葡萄籽卻一直給人一個模糊的印象,很少有人知道紅葡萄籽抗氧化的功效是來自於什麼成份,而這個可以抗氧化的成分,就是所謂的OPC
身為一個聰明的現代人,你不能不知道什麼是OPC。
OPC的全名是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,是一種由flavan-3-o1分子所組成的化合物,由2或3個flavan-3-o1互相結合而成。單一的flavan-3-o1稱為「單量素」(monomer),亦稱為兒茶素(catechin)。2個flavan3-o1組成一個「雙量素」(dimmer),3個flavan-3-o1組成一個「三量素」(trimer)。單量素是OPC的先驅物,它們本身不太具生物活性,當它們結合成雙量素或三量素時變成已知的「微量素」(oligomers),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。四個或更多數量的flavan-3-o1結合成為單寧(tannins),此物質並不知其健康效益。”Proanthocyanidins”指示出OPC是無色的,它因透過酵素的過程而顯示出顏色(紅色或藍色)。
OPC是在大多數水果和蔬菜中可發現的一種天然的健康輔助物質,它被歸屬於植物中的抗氧化族群,多酚類(polyphenols)。這些複合物有些具生物活性,而很多是沒有活性的。在多酚類中,發現有類黃鹼素(flavonoids)及flavanols,這也是有關OPC的實質性質產生混淆之處,OPC一直被誤為類黃鹼素或類生物黃鹼素(bioflavonoids)。雖然類黃鹼素和flavanol化學結構類似(a flavonoids),但實際上是全然不同的。很多類黃鹼素不具活性,而OPC具百分之百的生物藥效應(bioavailable)和活性。有些類黃鹼素(flavonoids)具有毒性,OPC則是無毒的。OPC是無色的,而類黃鹼素(flavonoids)呈黃色;類黃鹼素不會與蛋白質凝結,OPC對蛋白質具親和力,特別是膠原質。這種親和力說明了很多OPC對健康的特殊價值。因此,OPC並非類生物黃鹼素或類黃鹼素,它是相當特別的一種flavanol。
很多人都知道每天喝一點紅酒還有服用維他命C、E有益身體健康,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。我們的身體在自然運作之下需要利用氧氣來幫助代謝,但是在氧氣利用的過程當中,每天約有2%的氧氣會轉變成帶負電的活性氧(O2-),這種型態的氧就是所謂的自由基。自由基會破壞身體的組織,造成各種器官功能喪失、老化,而紅酒和維他命C、E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富含抗氧化劑,這些抗氧化劑犧牲自己去跟體內的自由基結合,使體內細胞組織免於被自由基攻擊。
OPC可以從紅葡萄籽、松樹皮、花生皮以及多種水果當中萃取出來,是一種抗氧化劑,而且是目前已知營養補充品當中,抗氧化能力最強的,並擁有美國抗氧化360號專利,它的抗氧化能力是維他命C的20倍,維他命E的50倍,不僅如此,OPC還可以幫助維他命C、E發揮最大的抗氧化功效。
對於不能喝酒的人,補充OPC可以讓你獲得跟飲用紅酒同樣的功效,甚至效果更棒。另一方面,為什麼新鮮水果的功效會比精製過的維他命C更好,因為水果當中也含有OPC這種物質,可以幫助維他命C在人體內吸收利用,如果你已經有服用維他命C、E的習慣,那你更應該同時補充OPC。
OPC的功效
1.增強免疫系統
2.抵抗自由基
3.幫助維他命C、E的吸收利用
4.增強夜視力及保護眼睛
5.調節控制神經傳導物質的酵素
6.抗發炎
7.抗組織胺
8.抗癌
9.改善精液結構,增加生育率
10.促進血管、皮膚健康
11.改善過動症、注意力不集中
12.增進循環系統
13.降低LDL膽固醇
14.減少紫外線的傷害
15.強化膠原蛋白
16.保護心臟
17.改善退化性老年癡呆症(可通過血腦屏障,故可以保護腦細胞)
18.改善靜脈曲張及水腫
19.減少行經前症狀
20.阻礙黑色素形成,有美白效果
預防心血管疾病 多吃蔬果 「果」中有寶
預防心血管疾病 多吃蔬果 「果」中有寶
更新日期:2008/09/06 04:09
蔬果中富含抗氧化物
記者魏怡嘉/台北報導
國內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,心臟內科醫師表示,心血管疾病預防與飲食習慣直接相關,民眾平時應多吃蔬果,一方面可降低對澱粉及油脂的攝取,另一方面蔬果中富含植物性化學物質,具有抗氧化的效果。
建議每天吃2顆奇異果
台北醫學大學營養系教授劉珍芳表示,她針對國內42名有高膽固醇、高三酸甘油酯及高體脂肪的病患進行飲食研究,結果發現,病患每天吃兩顆綠色奇異果,經過8週後發現,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的比值,以及總膽固醇與好膽固醇的比值均顯著上升10%及11%。
不僅如此,血液中的維生素C及維生素E濃度也明顯增加,而壞膽固醇的氧化時間也增長了12%,顯然病患多攝取蔬果,對其心血管疾病有改善的效果。
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表示,多吃蔬果預防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忽視的飲食習慣。
目前眾多研究比較明確指出,蔬果中的多酚類具有抗氧化的作用,有助於心血管的保護。大家比較熟悉的多酚類的水果就是葡萄或是葡萄籽等。另外,茶葉也含有相當的多酚類物質。
控制飲食保護心血管
劉珍芳則進一步指出,多酚類為植物性學物質。一般來說,顏色愈深紅或深紫的蔬果,其多酚類的含量就愈多,事實上,眾多蔬果當中都有多酚類,只是含量多寡而已,奇異果也含有多酚類,其中的異黃酮對於人體抗氧化及免疫的調節,有顯著的幫助。
此外,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對促進腸胃道的消化也很有幫助。
劉珍芳表示,蔬果講求多元攝取,專家建議每天3蔬2果,奇異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,每天吃兩顆,足抵一天纖維建議攝取量的4分之1到5分之1。換言之,每天3蔬2果中的1果,可以考慮吃奇異果。
,如果您不太有機會攝取此多的水果,建議高效吸收率營養補充品OPC3及ORAC具有高抗氧化多酚類是的不錯的選擇喔!
更新日期:2008/09/06 04:09
蔬果中富含抗氧化物
記者魏怡嘉/台北報導
國內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,心臟內科醫師表示,心血管疾病預防與飲食習慣直接相關,民眾平時應多吃蔬果,一方面可降低對澱粉及油脂的攝取,另一方面蔬果中富含植物性化學物質,具有抗氧化的效果。
建議每天吃2顆奇異果
台北醫學大學營養系教授劉珍芳表示,她針對國內42名有高膽固醇、高三酸甘油酯及高體脂肪的病患進行飲食研究,結果發現,病患每天吃兩顆綠色奇異果,經過8週後發現,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的比值,以及總膽固醇與好膽固醇的比值均顯著上升10%及11%。
不僅如此,血液中的維生素C及維生素E濃度也明顯增加,而壞膽固醇的氧化時間也增長了12%,顯然病患多攝取蔬果,對其心血管疾病有改善的效果。
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表示,多吃蔬果預防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忽視的飲食習慣。
目前眾多研究比較明確指出,蔬果中的多酚類具有抗氧化的作用,有助於心血管的保護。大家比較熟悉的多酚類的水果就是葡萄或是葡萄籽等。另外,茶葉也含有相當的多酚類物質。
控制飲食保護心血管
劉珍芳則進一步指出,多酚類為植物性學物質。一般來說,顏色愈深紅或深紫的蔬果,其多酚類的含量就愈多,事實上,眾多蔬果當中都有多酚類,只是含量多寡而已,奇異果也含有多酚類,其中的異黃酮對於人體抗氧化及免疫的調節,有顯著的幫助。
此外,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對促進腸胃道的消化也很有幫助。
劉珍芳表示,蔬果講求多元攝取,專家建議每天3蔬2果,奇異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,每天吃兩顆,足抵一天纖維建議攝取量的4分之1到5分之1。換言之,每天3蔬2果中的1果,可以考慮吃奇異果。
,如果您不太有機會攝取此多的水果,建議高效吸收率營養補充品OPC3及ORAC具有高抗氧化多酚類是的不錯的選擇喔!
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
四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疾病,而是死於營養不良
四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疾病,而是死於營養不良
更新日期:2008/09/04 09:38 【中時健康 林志遠/台北報導】
醫師我吃不下沒胃口,醫師我想吐全身無力,這樣的對話每天在病房發生,癌症病患在得知罹癌後,除了要面對日後漫長的療程,還要做完整的心理建設,家屬親友這時也擔任精神上最重要的支柱,但是在抗癌的路上要如何吃的對、營養要如何充足一直是癌症病友最重要的課程。
五年前發現罹患直腸癌第三期的蘇女士,進行直腸癌手術後便開始接受為期半年化學治療,原以為病情得以控制,沒想到出國旅遊短短半年,回國檢查卻發現轉移性肝癌,原來是直腸癌細胞轉移到肝臟。
蘇女士從此以後被迫又要開始接受化學治療,但是化療副作用的痛楚,讓她數度放棄了化學治療。最後因為病情已惡化至兩側肺部以及多處脊椎出現癌細胞的轉移,只好無奈地拔劍再戰,並且使用了昂貴的治療處方,標靶治療合併化學治療,然而由於毒性還是很大,加上體力大不如前,所以治療又再度令她難以忍受,原本應該兩週打一次,變成一個半月才打一次,最後又再次當了抗癌的逃兵。最重要是病情未見起色。
蘇女士的先生因此辭去公務員的工作,做起專職看護,他說:「她笑我才會笑,她高興我心情也才會好」,我們約定要牽手走完下半輩子,所以我放下工作陪她一起抗癌,並找專業醫師協同營養團隊幫助我們。
中山醫院血液腫瘤科陳駿逸醫師表示,癌症的專業營養照顧,會是病患最重要的精力來源。化療與放療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,也破壞了正常細胞與營養素,加上化療的副作用如化療期間的嘔吐、食慾不振、疲倦、全身無力、發燒、手腳麻木,都讓病患體力負荷受到殘酷的挑戰。
另外,癌症病患經常因為治療副作用而使嗅覺、味覺混淆,對於某些食物嚐起來味道變苦或變臭,常常沒胃口,再加上癌細胞的作祟,更讓病患很容易有飽足感,以及小腸吸收能力減退,都會讓營養攝取不足,體重下降、身體虛弱,加上腫瘤惡病質的關係,更加速了體內營養的代謝,以致很多癌症病患無法完成應該的抗癌療程,當然治療品質就不甚理想。
陳駿逸說有四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疾病,而是死於營養不良,透過量身訂做的專業營養照顧,不但可以提高治療的完成率,更能讓癌症病患有體力完成專業的治療,同時也可讓生活更有品質,過的更健康。
從今年的4月,蘇女士開始接受中西整合療法以及個人化的營養照護後,包含標靶治療合併化學治療、免疫調節劑、麩醯氨酸以及部份有實證根據的傳統中藥。真的讓治療副作用減少,噁心、嘔吐狀況改善。在第二個療程結束後,腫瘤指數竟然減少了一半以上,頓時讓她信心大增。過去苦惱的食慾不振、體重減輕,也在專業營養整合療法的配合下,獲得改善,適時地透過靜脈營養的補充,蘇女士不僅快速恢復體力,而營養師所添加的改善食慾的物質,更讓她食慾大增,更有體力可以堅持下去。
陳駿逸表示,其實癌症病人在未開始出現營養不良時,專業營養照護就應該要積極地介入;一旦出現攝取營養不足夠時,則可以考慮配合個人化的口服及靜脈營養療法,兩者雙管齊下,療程不但沒有延誤,治療劑量也能夠達到標準。但還是要慎選醫療團隊及有執照的營養師,千萬不要道聽途說,亂買健康食品,才不會沒吃出健康,反而賠了健康。
更新日期:2008/09/04 09:38 【中時健康 林志遠/台北報導】
醫師我吃不下沒胃口,醫師我想吐全身無力,這樣的對話每天在病房發生,癌症病患在得知罹癌後,除了要面對日後漫長的療程,還要做完整的心理建設,家屬親友這時也擔任精神上最重要的支柱,但是在抗癌的路上要如何吃的對、營養要如何充足一直是癌症病友最重要的課程。
五年前發現罹患直腸癌第三期的蘇女士,進行直腸癌手術後便開始接受為期半年化學治療,原以為病情得以控制,沒想到出國旅遊短短半年,回國檢查卻發現轉移性肝癌,原來是直腸癌細胞轉移到肝臟。
蘇女士從此以後被迫又要開始接受化學治療,但是化療副作用的痛楚,讓她數度放棄了化學治療。最後因為病情已惡化至兩側肺部以及多處脊椎出現癌細胞的轉移,只好無奈地拔劍再戰,並且使用了昂貴的治療處方,標靶治療合併化學治療,然而由於毒性還是很大,加上體力大不如前,所以治療又再度令她難以忍受,原本應該兩週打一次,變成一個半月才打一次,最後又再次當了抗癌的逃兵。最重要是病情未見起色。
蘇女士的先生因此辭去公務員的工作,做起專職看護,他說:「她笑我才會笑,她高興我心情也才會好」,我們約定要牽手走完下半輩子,所以我放下工作陪她一起抗癌,並找專業醫師協同營養團隊幫助我們。
中山醫院血液腫瘤科陳駿逸醫師表示,癌症的專業營養照顧,會是病患最重要的精力來源。化療與放療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,也破壞了正常細胞與營養素,加上化療的副作用如化療期間的嘔吐、食慾不振、疲倦、全身無力、發燒、手腳麻木,都讓病患體力負荷受到殘酷的挑戰。
另外,癌症病患經常因為治療副作用而使嗅覺、味覺混淆,對於某些食物嚐起來味道變苦或變臭,常常沒胃口,再加上癌細胞的作祟,更讓病患很容易有飽足感,以及小腸吸收能力減退,都會讓營養攝取不足,體重下降、身體虛弱,加上腫瘤惡病質的關係,更加速了體內營養的代謝,以致很多癌症病患無法完成應該的抗癌療程,當然治療品質就不甚理想。
陳駿逸說有四成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疾病,而是死於營養不良,透過量身訂做的專業營養照顧,不但可以提高治療的完成率,更能讓癌症病患有體力完成專業的治療,同時也可讓生活更有品質,過的更健康。
從今年的4月,蘇女士開始接受中西整合療法以及個人化的營養照護後,包含標靶治療合併化學治療、免疫調節劑、麩醯氨酸以及部份有實證根據的傳統中藥。真的讓治療副作用減少,噁心、嘔吐狀況改善。在第二個療程結束後,腫瘤指數竟然減少了一半以上,頓時讓她信心大增。過去苦惱的食慾不振、體重減輕,也在專業營養整合療法的配合下,獲得改善,適時地透過靜脈營養的補充,蘇女士不僅快速恢復體力,而營養師所添加的改善食慾的物質,更讓她食慾大增,更有體力可以堅持下去。
陳駿逸表示,其實癌症病人在未開始出現營養不良時,專業營養照護就應該要積極地介入;一旦出現攝取營養不足夠時,則可以考慮配合個人化的口服及靜脈營養療法,兩者雙管齊下,療程不但沒有延誤,治療劑量也能夠達到標準。但還是要慎選醫療團隊及有執照的營養師,千萬不要道聽途說,亂買健康食品,才不會沒吃出健康,反而賠了健康。
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
訂閱:
文章 (Atom)